图片
 
 
图片新闻
文章正文
两江新区的高质量引领高品质示范
作者:老潘    发布于:2025-04-06 19:48:01    文字:【】【】【
摘要:两江新区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围绕“两地”“两高”目标不断开新局,不断刷新高质量引领高品质示范,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效率。 目录:1、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占八成,2、两江新区好耍地:欢乐谷,3、两江智能高质量引领先锋诞生了好几个,4、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真好:培养入园企业上市,5、两江新区为我国深海海风发电立首功,6、两江新区怎样在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挑大梁做示范,7、中国风景园林先进:两江新区张家溪(悦来段),8、两江新区吸引留学人员为两江新区高质量引领做贡献,9、两江新区深度参与并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10,两江新区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1、两江新区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地,12、喜报青年人高品质生活示范:两江新区鸳鸯街道团委怎样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13、喜报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示范:两江新区人和街道让养老更智慧,14、在两江新区搞建设幸福:建设安全率居全国前列,15、两江新区建设局的多举措保障建设施工安全,16、学先进人物:两江新区抗疫先锋徐生,17、真理事:两江新区设投资基金来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18、暖心的人和街道办事处,19、两江新区社发局系统在第13个”世界家庭医生日”干了哪些好事,20、为了建设大军的更安全:两江新区建设局系统在总结成就经验,21、两江新区添高质量引领新秀:丰利钛新材料
                      两江新区的高质量引领高品质生活

两江新区高质量引领高品质示范:2023年8月17日,两江新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庆市委常委、新任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出席并讲话,介绍了《两江新区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发布了2022年度两江新区制造业综合实力1强、发展动能10强、质量效益10强企业榜单。
罗蔺指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攻坚克难,坚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要突出重点,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33511”现代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流市场主体、强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推动新区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五周年

两江新区“创”出开放型经济新活力

                                            文/ 杜术林 潘经纬


2022年4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已挂牌运行五周年。在这119.98平方公里的国家“试验田”里,两江新区所辖的两江片区和果园港片区共97.17平方公里,为其总面积的八成。

在这片以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为底色的土地上,五年来,两江新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成果25项,其中6项在全国全市进行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市场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产业量质齐升。

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负责人介绍,充分释放制度创新的改革红利,2021年,两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创近5年新高。其中,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5%,工业增加值增长16%;服务业高水平提升增长9.5%;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903亿元,增长29%;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8亿美元,FDI9亿美元,规模稳居全市第一。

围绕制度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两江新区先后推出“依托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创新自贸区事中事后监管”“自贸区域识别系统”“税务集成服务大提速”“‘大数据+信用’ 市场主体监管新模式”“涉外商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和“两江创财科技跨境贷款”6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全市进行复制推广,加快首创性、差异化探索,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金融创新服务高新企业发展,两江新区出台全国首个

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产品——科技跨境贷,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工艺先进、市场前景良好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循环使用72次,实现5300余万元税款货物的担保,大大为企业节约了担保成本。

进行境外融资。2021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14家银行参与了两江新区科技跨境贷合作,4家企业通过科技跨境贷共获得约2500万元贷款。推动贸易便利化,两江新区率先试点重庆海关“一保多用”管理模式。仅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办理担保总额就超过1.32亿元。

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两江新区辖区内全国首家覆盖自贸试验区全域的人民法院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挂牌以来,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民商案件64300多件,“创新涉外商事诉讼、仲裁与调解‘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受理的俄罗斯EL公司与重庆KH旅行社委托合同纠纷案入选人民法院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多措并举打造一流便民服务
两江新区(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集结不动产登记、社保等1003项事务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及免费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和24小时自助服务、线上“渝快办平台”、新区政务微信服务。

 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两江新区推动物流协同发展,两地相关企业合资成立物流公司,果园港与宜宾、泸州港在深化港口运营、多式联运、全程物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及邻水县无水港与果园港联动机制,探索货物直通、通关互认,政策共享;推动产业联动发展,与天府新区合作共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旗舰联盟;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探索,以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建立两江自贸试验区、天府新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合作机制,争取更多开放试点试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等落地,让两江新区成为近悦远来创新、创业、创富的开放高地。

推动高水平开放做大特色产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自贸试验区动力引擎下,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41家。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新注册数字经济企业900家、累计超过6300家,两江智能软件产业园挂牌成立。全域高新技术企业达1159家、占全市22.7%,科技型企业达6258家、占全市17%,区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达3800件,同比增长15%,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推进人才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人才集聚环境平台,以人才互联、政策互通、资源共享、人业融合为特征推进两地人才交流合作。这一年,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培育阿维塔、问界M5等新品牌。京东方六代线建成投产,康宁熔炉及大猩猩项目落地,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初步成型。高端装备产业产值增长61.7%,水土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博腾、大地生命科学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中国星网集团应用公司和重庆系统院落地。大数据智能化蓬勃发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40%以上、占全市1/3,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7亿元、增长22.2%

与此同时,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9.5%,服务贸易额超过70亿美元、占全市40%,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72亿元、占全市70%。传统金融机构达125家,新型金融机构达421家,人民币存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两江新区社零总额完成697亿元、增长19.7%,获批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推动果园港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果园港片区的“重庆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调整并更名为“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将进一步促进两路果园港综保区空港片区与水港片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保税+国际分拨、创新研发、大宗贸易、维修检测”四中心,大力发展“买全球、卖全球、买卖全球”贸易物流网络,为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自贸试验区高效率、高水平的通道衔接,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文章,加快出海出境大通道和口岸设施功能建设,不断增强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基础物流承载能力,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枢纽经济,提升果园港发挥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作用。同时,抢抓“双循环”和持续扩大开放机遇期,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部贸易转口贸易增量提质,培育发展特色突出和外向度高的优强企业,提升产业辐射能力,形成开放主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附件下载:sjpplm.com (已下载0次)
图片
版权
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证号渝ICP备19014918号-1    版权所有Copyright(C) 世界品牌联盟网站。